以"互联网+旅游"为代表的旅游新业务类型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生产模式、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丰富了产品产业形式,进一步扩大了旅游消费空间。中国旅游研究所发布的报告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将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年平均游客数为100亿人次,消费规模为10万亿元。
中国旅游学会院长戴斌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了一轮又一轮的旅游服务创新。中国旅游学会院长戴斌在网上寻找旅行社在网上查看旅游战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和智能终端在旅游业中的加速应用,不仅带来了消费模式的变化,也改变了旅游服务的提供方式。

‘网络+旅游’在改善游客体验方面起着明显的作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旅游副教授翟祥坤说。一些景区通过数字化改造,完善时间预约旅游、流量监控、智能停车等服务,使景区参观更加有序,提高旅游体验;另一些景区开发数字体验产品,推广电子地图等智能服务,丰富旅游体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战略研究所与美团联合发布的"中国风景名胜区预订旅游便利指数"报告,中国5A、4A景区和一流博物馆的预订旅游方便程度进一步提高,超过90%的5A景区实现了网上票务、分时预订等便捷服务。
据介绍,到2022年,"互联网+旅游"的发展机制将更加完善,旅游景点的互联网应用水平将大大提高,一批智能旅游景区、度假村、乡镇、城市已经建成,到2025年,"互联网+旅游"一体化加深,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4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省级以上的旅游度假区基本实现了智能化改造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