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硝柳胺最初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杀灭蜗牛的药物,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人类绦虫感染。它是治疗寄生虫感染的一种常用药物,已知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具有杀灭活性。
这一次,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研究员马卢卡卡(Maolukiaka)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41名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样本,他们发现这些组织的肺上皮细胞往往融合在一起,其中一些细胞(也称为合胞体)含有20多个不同的细胞核。研究小组还发现,融合过程是由新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的刺状蛋白介导的,这种蛋白可以触发钙振荡,激活一种叫做TMEM16F的蛋白质。

在这些观察的基础上,研究小组筛选了3000多种经临床批准的药物,以找出哪些分子可以抑制由棘蛋白诱导的细胞融合。他们最终筛选了83种药物,并对43种同时防止病毒复制和细胞损伤的分子进行了进一步实验。其中,抗寄生虫药物氯硝柳胺是最有效的分子之一。该药物被发现能抑制病毒复制,削弱能表达棘状蛋白细胞的钙振荡,抑制TMEM16F的活性,并防止由刺蛋白诱导的合胞。
研究人员指出,已知的抑制TMEM16F蛋白家族其他成员的药物在这些实验中也表现良好,并且发现抗寄生虫药物可以阻止新型冠状病毒诱导的肺细胞融合或进一步研究其对新冠肺炎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