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有一个妹妹,她从小就很聪明,成绩也很好。毕业后,我住在同一个大城市,在同一家公司工作。
“像我妈这样孝顺的人怎么能教这么冷漠的女儿?”W是惊人的,但表达似乎不是开玩笑。
原来,w最近特意为妈妈准备了生日蛋糕,但妹妹什么也没说,连电话都没打。上一次过中秋节,家住不远的姐姐借口家里很忙,没有来看妈妈。通常,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回家看望母亲。即使我来这里,我也是两手空空。晚饭后,我从不主动帮忙做家务或求助。
W苦笑着说:“这还是我小时候那个独立聪明的妹妹吗?为什么我觉得这么不舒服?”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听完W的整个故事,我觉得一切都有因果关系。
W的祖母抚养了两个孩子和三个女孩。在父权制社会,这三个女孩从小就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尤其是长母从小就努力工作,但很少受到关注。但w的母亲心地善良,习惯于照顾弟弟妹妹。她对祖父母特别孝顺。
尽管爷爷奶奶的房子都分给了两个儿子,但母亲从不抱怨,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奶奶最近几年,身体不是很好,妈妈每天都会做一些奶奶喜欢吃的事情,和奶奶聊天放松。
按道理说,这样孝顺的母亲应该能养出同样气质的孩子。但是为什么W和她姐姐之间有这么大的区别呢?W很孝顺,但她姐姐却漠不关心?

首先,他们只是以身作则,很少用语言教学。
事实上,上一代的老人往往话不多,教的东西也多。很多长辈往往非常淳朴善良,用诚实的行动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尊敬父母,赡养子女,邻里和睦,嫂子和睦。但不提原因和方式是错误的。就像w的妈妈。在孝敬奶奶的过程中,她对两个女儿没说什么。她认为孩子们可以自己观看和学习。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毫无疑问,自我教育是家长教育的重要方式,甚至比言语更重要。然而,榜样教学并不完整。
多亏了家长的示范,孩子们一定能学到道理。但是,家长需要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及是否存在偏差进行引导和纠正。例如,让一个孩子看一部警匪片。他认为这孩子可以向警察学习如何与坏人作斗争。但如果你不向孩子解释,他们可能只是羡慕坏人的生活。